若汗出为亡阳,又乌可用芩、连乎?邪中于面,而阳明之阳上奉之。
”曰∶“阴阳异位,阳道实,阴道虚。胃气病,则津液不能上行,故不仁。
东垣云∶“淡粥为阴中之阳,所以利小便。即欲治肾,尚有附子汤之大温补,而乃用真武耶?
初能食,至六七日阳气来复之时,反不欲食,是胃中寒冷,因水停而然,名曰晚发,因痼瘕、谷疸等为未除也。 脉浮者病在表,可发汗,太阴亦然也。
持其脉口五十动而不一止者,五脏皆受气。按∶自利不渴属太阴,而渴则属少阴也。
”又曰∶“以苦燥之”。则发热者,便可用柴胡汤,不必寒热往来而始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