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三阳阳极之症,专以大承气汤之大黄,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阴,又以芒硝之寒咸助之,即能起死回生,何不曰补金以生水,用药以滋阴乎?学者不可执一,分两与古方不同,改用也。
芩桂术甘汤见阳虚门。法宜苦甘化阴养血为主,方用甘草干姜汤,合当归补血汤,加五味子治之。
君子、小人,即阴、阳之谓也。夫元阴之气,若无一脏不足,必无红肿火症之虞,人只知为风邪、火邪所作,而不知元阴之早亏于内也。
前进补中益气、归脾、六君等汤,以行升降之令,继服胃关煎、四神丸、五味子散,温固三阴,病势退而复进,脉体和而又否,病势苦深,殊难奏捷。太阳与阳明接壤,太阳之邪已在经输,逼近阳明,此刻阳明不病亦病也。
今得安桂,扶心之阳,以通坎中之阳,阳气潜藏,何致有吐水之患哉?而河间、东垣、丹溪反谓中风非外来之风,何耶?
滑泄休息,桃花汤、养藏汤、椿根皮、罂粟壳、乌梅、诃子等,皆收涩之剂也。 人身立命,就是这一个火字,火即气,气有馀便是火,气不足便是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