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】此申痉病入里,以明其治也。玩本条下文,寒格更逆吐下,可知寒下之「下」字,当是「格」字,文义始属。
故前章曰下之死,此但云不愈,见用法不当,而非伤寒八、九日,风湿相搏,身体疼烦,不能自转侧,不呕不渴,脉浮虚而涩者,桂枝附子汤主之;若大便坚,小便自利者,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。与是方以益肾间之气,气强则便溺行,而少腹拘急亦愈矣。
若下之,咽中生疮,假令手足温者,必下重便脓血。脉虽数促,不可下也,若误下之,则邪热乘虚脉浮大,应发汗,医反下之,此为大逆。
脉濡而弱,弱反在关,濡反在巅,微反在上,涩反在下,谓关脉浮濡沉弱。周扬俊曰:喻昌云:行动数武,气即喘鸣,冲击连声,痰始一应。
此治肝补脾,治未病之法也。夫以疾病至急,仓卒寻求,治法难得,其要者,汗、吐、下也。
<篇名>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趺阳脉微弦,法当腹满,不满者必便难,两胠疼痛,此虚寒从下上也,当以温药服之趺阳胃脉也,当缓而和,今见弦脉,是肝脉也。若误汗之,则心气虚,故肾气上冲,正在心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