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回阳饮加砂仁,故纸、益智、碎补,与白通汤之类。阴居其二,阳居其一,夫妇交媾,生男育女,《易》云:乾道成男,禀父之阳精也。
时气二字,指六气也。因近来不按经施治,用药不当,邪不即去,正气日衰,邪气日盛,势必渐渐入内,故有传经不传腑,传腑不传经,二阳并病,三阳并病,两感为病,渐入厥阴,邪苟未罢,又复传至太阳。
同者,同在心经也。不知药与病有相攻者,病与药有相拒者,岂即谓药不对证乎?
此儒者之权衡,非俗子所能窥测,而医亦是名医,故敢论血。能知诸阴阳皆为元阳所化,一元阳变而为诸阴阳。
终不若握定金针,临证有据也。况饮食减少,生化机微[1],天真之液不能如常流注,学者须知,切切不可见其经之后至,而即以通套等法施之。
饮食下喉一刻,即入胃脾,人七日不食则死,故以脾胃为后天。法宜温经散寒,寒散而腰痛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