)虚实既分,补泻固有定见。若不审虚实,不识情势,而妄攻《辨脉篇》曰∶病有洒淅恶寒,而复发热者何?
邪在阳明,则为呕逆,阳明热盛,则为发狂。同升药则升,同降药则降,立方配合,乃医家第一义,讵可忽诸!女贞子,乃本经上品,气味苦平,主补中,安五脏,养精神,除百病,久服肥健,轻身不老,强阴,健腰膝,变白发,明目。
若概用香燥之药,则反伤清和之气,无所生矣。下痢,手足温易治,手足寒难治,手足厥冷脉,不至者死。
今时有用凉药而恐其太凉,用热药而恐其太热,是止知药之寒热,而不知病之邪正虚实也。(紫色同)不拘所见何症,但看青而舌坚敛苍老,肝胆两经邪气盛也,泻火清肝饮;
夫阳明不从标本,从太阴中见之化。予故设此辩,匪敢政前贤之是非,聊以俟后人之详审尔!夫《内经》之所谓未满三日者,可汗而已;其满三日者,可泄而已。
经云∶酸苦涌泄为阴。寒、热、湿、燥、风,五痰有异;温、清、燥、润、散,五治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