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景云∶太阳与少阳并病,头项强痛,或眩冒,当刺大椎、肺俞、肝俞。血虚发热,营血不足,如阴虚内热之症,故脉必细数,治以补血凉血,如海藏四物汤,倍加柴胡,黄芩,以定寒热。
按仲景原文,其用抵当汤五条,用桃仁承气者一,言有淤血当下者三,至犀角地黄汤,乃后人补入者。若脉来沉实有力,外证则不恶风寒而反恶热,谵语大渴,六七日不大便,明其热入里而肠胃燥实也,轻则大柴胡汤下之,重则三承气汤选用,大便通而热愈矣。
即有汗发热之柔痉,亦用不得桂枝汤。抵当汤虽主下焦,兼治中焦。
今沉结,小腹硬实,如狂,小便自利,此非热结膀胱,的是蓄血发黄。 阳明里有燥热而自汗,用干葛石膏汤。
伤寒头眩,言睡在床褥,亦觉头眩眼花,非言坐起而觉也。 《准绳》云∶不得眠,皆是热症表有邪者,邪扰经络,宜发表。
迟为无阳,不此阳微难作汗,故面热赤。所谓道并行而不悖,而反相为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