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能制火而润土,水土合和,则胃家不实,故病愈。其人本虚,是以发战,以脉浮,故当汗出而解。
至于自汗出,则里实而表和矣。或胃实而谵语,是姜、桂遗热所致也,少与调胃承气和之。
愚更有议焉,仲景言“平脉辨症为《伤寒杂病论》”,是脉与症亦未尝两分也。 此因误下热入,太阳寒水之邪,亦随热而内陷于胸胁间。
其寒也,症类太阴;其热也,症似太阳。要知协热下利,即胃实之始,《内经》所云“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”,其脉必浮大弦大,故得属之阳明,而不系太阴也。
要知胃家不实,便是太阴病。论白虎汤者,谓宜于夏,而大禁于秋分后与立夏之前。
凡脉浮为在表,沉为在里。寒热温凉,衰之以属,随其攸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