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肉为丸,每下梧子大二十丸。凡胸中满,心下满者,皆气也;腹中满者,或燥矢,或宿食;小腹满者,或溺或血,停蓄而胀满也。
少阴犯真寒者,足少阴肾脏中寒,与传来阳证不同也。霍乱有阴阳二证,此则由寒而致故耳。
或曰∶何故服辛热之药亦有愈者,曰∶为能开发郁结,使气液宣通,流湿润燥,气和而已;莫若用辛苦寒之药,微加辛热佐之,如钱氏香连丸之类是也。风寒客于皮毛,理宜解表,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,不在表而在里,故不用大汗以解表,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主之;白芷、紫苏、藿香、陈皮、腹皮、浓朴、桔梗,皆气胜者也,故足以正不正之气;白术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,则甘平之品耳,所以培养中气,而树中营之叙曰∶暑,六气之一也。
欲辨阳明寒热之不同,当以口中燥润详之。此手太阴、足少阴药也。
汗多有亡阳之戒,故用龙骨、牡蛎之涩以固脱;入粳米者,取其粘腻云尔,乃卫外之兵期门,穴名,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是穴。心邪不从心泻而从小肠泻,又一法也。
经曰风胜湿,故用羌、防、、独、芎、蔓诸风药以治之。吐利后必渴,不得与汤,其小便必长,取以饮之,名轮回酒,非惟止渴,兼涤余垢。